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之 丢针谱(39)

三十九 丢针谱

铜官本地的绣娘虽然擅绣,但绣的多为花鸟,对人物类的绣品并不擅长。谢冬梅琢磨出来的绣人物眼睛的针法,在古人留传下来的《三十六针谱》中没有记载,于是,曾传玉根据谢冬梅的讲述,自己画了一个刺绣的图解并交给谢冬梅说,“你将这针法补充到古传的《三十六针谱》中去,既可培养新人,又能传承给后人。”

刚刚从外地接绣货回来的曾纪生听了此事,告诉父亲说,“听说长沙北山一带有绣娘将绣花线劈开,分丝去绣。就是将一根线劈为两、二劈为四、四劈为八,最细的绣线为十六丝。那边绣出来的湘绣给人一种更细腻的感觉。我可以从那边邀请几个绣娘过来,母亲略加讲解,便能熟门熟路的上阵。”

因忙着接绣活,曾纪生走乡串村的几年跑下来,对长沙周边的绣工技艺有了较深透的了解。铜官这边的绣娘,因着陶瓷多绘花鸟的缘故,对于花鸟刺绣有着独出心裁的理解,而樃梨一带的刺绣多讲究山水绣艺,但要论动物刺绣,则是茶亭西湖一带的绣娘技高一筹。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山川秀美桃花江(一)桃花江的山

0

编者按

2014年7月9日,桃江县民协主席龙玉牛带你走进东临洞庭,南连衡岳,西枕雪峰,北毗武陵的桃江县,领略山美,水美,山川秀美,人更美的江南之乡桃花江。

桃江县东临洞庭,南连衡岳,西枕雪峰,北毗武陵。境内群山拥簇,磅礴蜿蜒,众水贯综,澄渊清澈,青山绿水,山川秀美,是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江南之乡。

境内较有特色的山峰有:

0 (1)

猴栗岭 在桃花江镇,海拔130米,盛产楠竹,号称“竹海”,为县竹林科学试验基点之一。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艺海拾珠夏布绣

7月12日,国内首家夏布绣博物馆在江西省新余市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中国民协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以及郝淑萍、杨坚平、陈水琴等国内工艺美术界众多名流出席开馆仪式。中国民协向夏布绣博物馆的开馆发来贺信。

0

国内首家夏布绣博物馆在江西新余开馆 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0 (1)

马文辉、李砚祖为夏布绣博物馆揭牌 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石刻传奇》之 画绣像(38)

三十八 画绣像

曾传玉决定首先解决画师难题,他特意蒸了一笼私家谷酒,差人送了一大坛给“泥人周”。第二天,自己又挑了一匹上等的‘府绸’和两瓶老酒亲自登门,来到“泥人周”所在的窑厂。

“今天吹什么风,把曾大人刮到我们这黑咕隆咚的窑岭上来了。”“泥人周”不待曾传玉入门,就迎了出去,扫了一眼那匹上等的府绸,没说什么,见到谢富贵提着的两瓶老酒,也不顾曾传玉了,笑眯眯地说,“富贵呀,你们曾老板太客气了。昨天你送的那坛谷酒我还没喝完,今天又破费了。”并连声喊道:“老婆呃,泡茶。豆子芝麻茶!”

“泥人周”前一个曾大人,后一个曾老板,就像一个老顽童。

等曾传玉说明来意,“泥人周”顿时傻了眼。

他告诉曾传玉,“宏昌绣庄肖老板以他在圈子会的人脉关系,与陶瓷行业凡有点名气的画工都签了一个三年包工契约,自然,他也少不了我。”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之 绣贡品(37)

三十七 绣贡品

“丝线绣”与“绒线绣”的分离经营,这是近两千年来,湖南刺绣从自绣自用到创建专业绣庄,按消费对象细分市场的一个创举。因此刺绣生意再次回升的芙蓉坊,让曾传玉每天都陷入了绘稿、交货等事务中,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曾传玉好不容易偷了个懒,坐在自家屋檐下品茶,谢富贵突然走了进来,附在曾传玉耳边悄悄地说,有人前来拜访。

没等谢富贵说完,曾传玉的眉宇间便有了几分不耐烦。这也难怪,近几个月来,曾传玉就像春耕时期的水牛,根本没有喘气的时间,常常是一张绣稿刚脱手,另一张画稿又来到手边,最忙的时候,累得手都近乎抽筋。好不容易偷得浮生一日闲,却又有访客前来。正准备数落谢富贵时,谢富贵却抢先说:“阿其木来了,不然我也不会将他引进来。”

一听是敏格格派来的人,曾传玉疲倦的眼睛这才有了点生气,说心里话,他可以拒绝任何人,惟有敏格格派来的人不能拒绝。这不仅是他与敏格格有着剪不断理还乱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因在他莫名其妙地关在绿营的时候,是敏格格亲临长沙,送来吏部公函解救了他。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村落是本无字书

0 (2)

转中国文艺网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精神,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于6月10日正式启动。项目启动之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来到河北保定两个古村落进行实地调查。

记者:在此项目启动之际,实地走访、调查保定的大汲店村和忠义村,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冯骥才:马年阳春,我编写好《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赶在付印之前奔赴保定一带,走进两三个古村,在村落的活体中,体验一下《手册》是否适用,还有什么欠缺。这些年做田野工作时,我懂得了任何自以为高明的学问与丰富的经验,在千姿万态的现实中总会露出贫乏,必须到生活里检验自己的工作的实效性。

保定这片燕赵腹地,每个古村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但过去这些书大都是“无字书”,很少有人去阅读它。这次寻访的两个村子,一是清苑县的大汲店村,一是位于易县西陵的“守陵人的村子”——忠义村。没料到这一访,真是大有所获呢。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之创新绣法(36)

三十六 创新绣法

客观地说,曾家大屋的绣品生意越做越大,得益于曾传玉走民间大众的生活日用必需品路线,即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光顾,以数量来获得利润。而这个增大数量的基础,却得益于曾传玉在戴公菩萨的庙会而获得的灵感,即生产绣制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适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是生活的需求,也是产品的市场基础。曾传玉因此赢得了老百姓的关注,更赢得了市场。宏昌绣庄的肖云虎看着芙蓉坊门庭若市,自己绣庄往日车水马龙似的顾客都流向曾传玉的绣庄,心急如焚。特别是赵掌柜差三隔四地往窑岭上跑,向他报告江河日下的销售额,更令他如坐针毡。

几个月后,肖云虎终于坐不住了。他叫来赵掌柜,吩咐道:“你安排人到芙蓉坊买一套刺绣被面、枕套、床单的样品,不论价格高低,所有的图案各都买一套。”

“我们去买芙蓉坊的绣品干什么?”赵掌柜吃惊地问。

“为什么你就不要问了,买回来再告诉你。”

赵掌柜连连点头:“是!是!老板是否也要生产芙蓉坊的那些神障、被面之类的绣品。”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大美乡愁】活动动态(25)曾记窑火旺千年—醴陵沩山村

0

编者按

2014年7月11日,湖南省民协【记住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采编组将带你走进湖南省株洲醴陵市东堡乡沩山村,采访千年窑火文明。

【湖南日报】2014年7月11日第8版报道

两座青山 一沟流水

从醴陵北下沪昆高速西行,大约20多公里过仙槎桥水库后,就进入沩山村。

两边青山夹着一条宽约500来米的田垄,还有一沟流水,弯弯绕绕地由西向东延伸,南岳七十二峰中的一座是它们的起点。

现代化之风:汽车、电脑、乡村别墅,早进入了这个山村,可绿荫、宁静、悠闲是主色调:树木葳蕤,流水潺潺,鸡鸣狗吠,鸭子浮水,虫声嘀咕。

两千年窑火的遗存

青山绿水下掩埋的是两千年窑火文明。

2007年,这里一个山包起火,树木成灰后是一座白花花的瓷山。村里人觉得平常,外面人却“拍案惊奇”:这里生产过瓷器,什么时候?与醴陵瓷业是什么关系?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大美乡愁】活动动态(24)株洲茶陵“镥锅匠”

0

编者按

2014年7月10日,湖南省民协【记住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采编组将带你走进湖南省株洲市茶陵潞水镇下坊村,采访即将失传的老手艺“镥锅匠”。

【湖南日报】2014年7月10日第12版报道

消失的“乡村音乐”

“手拉风箱,呼呀呼地响,火炉烧得红旺旺”;“操作要留意呀,当心哪手烧伤……”“我把风箱拉,我把锅来补,拉呀拉,补呀补……”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全国的花鼓戏《补锅》中的唱词。唱词将补锅手艺的两个元素——风箱、火炉和职业危险——烧手点得明白。

与戏中的叫法不同,湘东一带叫“补锅”为“镥锅”。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从清晨到太阳西斜之前,在湘东农村总会听到悦耳的“镥锅”声。有时,东边“镥—锅—”声刚落,西边的“镥—锅—”声又起,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有如音乐。

叫声多是因为生意好。《补锅》中刘大娘就是等着镥好锅煮猪潲,听到镥锅匠还要等些日子才上门,简直要和女儿急了。其实,在湘东农家,煮饭得用鼎锅,炒菜得用耳锅,烧水得用小锅,煮潲用的是“牛氏锅”。这些锅均是生铁铸成,天天火烤铲刮的,用一段时间后,漏洞也就有了;特别是煮潲用的“牛氏锅”,有时连底部都会掉下一大块来。可见,那时镥锅很有市场,农村主妇谁都有过刘大娘急寻补锅匠的那种心焦时刻。

只是,后来铝锅、钢精锅的兴起,铁锅“淡出江湖”,镥锅业迅速走向衰落。“镥—锅—”这种乡村音乐逐渐消失了。 Continue Reading »

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之供不应求(35)

三十五 供不应求

这一年,朝廷来了一位巡视的官员,在长沙得了重病久治不愈,特意到芙蓉坊订绣了一幅神障去敬戴公菩萨。在庙里抽了一支药签,即将蜈蚣烘干,捣碎了与另外几味中草药混吃。几名长沙衙门陪同人员听说菩萨的药签要这位官员吃蜈蚣,便议论纷纷,认为他可能做了什么亏心事,现在戴公菩萨要惩罚他,并传说这位官员是吃蜈蚣、蟒蛇的怪物转世,大伙都纷纷避而远之。弄得这位官大人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这位朝廷官员知道曾传玉曾也是朝廷命官身份,辞官归隐后,人脉甚好,口碑极佳,且见多识广,乐善好施,为了图个安慰和放心,顾不得脸面和尊严,带着药签、蜈蚣、草药,抱病到芙蓉绣坊向曾传玉讨教,说:“曾大人德高望重,历练丰富。本官不才,前日在戴公庙求到一签神药,不知是否可以服用?”

曾传玉细看神签药方,淡然一笑,对那位朝廷官员说:“这个药方能不能治好大人的病?只有戴公菩萨知道。”

那位官员听后苦笑着说:“您这不是什么也没告诉我吗?”

“你这个药听起来吓人,但吃后不会死人。”曾传玉指点着那天书般的神药单方,解释着说,“这个活蜈蚣药方,确实有点偏,但将它焙干捣碎,它咬人的毒性无法发挥,故此死不了人。还有这些‘冬配萝甘、夏配姜;冬枣夏草煮成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冬天的萝卜甘草,夏天里配生姜与上等红枣和夏姑草煮熬成汤,喝了后,有病治病,无病吃了可以活血舒筋。这药能不能吃,还是大人自己掂量。” Continue Reading »

# GMGN.AI概述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GMGN.AI作为一款创新的人工智能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各个领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GMGN.AI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它。 ## GMGN官网介绍 GMGN官网是了解和使用GMGN.AI的主要渠道。在官网上,用户可以找到关于GMGN.AI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特点、功能介绍以及最新的更新动态。GMGN官网不仅提供了全面的产品说明,还包含了使用指南和技术支持,方便用户获取所需的资源。 ## GMM交易平台官网 作为GMGN.AI的一部分,GMM交易平台官网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在此进行各种金融资产的交易。该平台拥有先进的技术支持,确保交易过程安全高效。GMM交易平台官网的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合各类投资者使用。官网上提供了详细的交易规则和操作手册,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提高交易成功率。 ## GMGN.AI怎么用 GMGN.AI怎么用是很多用户关注的问题。首先,用户需要访问GMGN官网进行注册,创建个人账户。在注册完成后,用户可以登录系统,进入主界面。GMGN.AI的界面设计简洁明了,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所需的功能模块。 在主界面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应用模块。例如,对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用户,GMGN.AI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用户只需上传数据文件,系统即可自动分析,生成报表和可视化图表。对于需要进行交易的用户,他们可以直接通过GMM交易平台官网进行操作,选择交易对、设置止损止盈等,轻松完成交易。 GMGN.AI还具备学习和优化的能力,通过用户的使用反馈和数据积累,系统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这一点对于需要长期使用该平台的用户尤为重要。 ## GMGN.AI的优势 GMGN.AI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用户体验上。首先,GMGN.AI依托于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其次,平台的易用性设计,使得即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此外,GMGN.AI的安全性得到了高度重视,平台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保障用户的数据和资金安全。 ## GMGN.AI的应用领域 GMGN.AI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覆盖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多个行业。在金融领域,GMGN.AI能够帮助投资者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提升投资策略的精准度。在医疗领域,系统可以通过对患者数据的分析,辅助医生做出诊断,提高治疗效果。在教育领域,GMGN.AI能够根据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升学习效果。 ## 如何获取支持和帮助 用户在使用GMGN.AI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在GMGN官网上提供了完整的支持体系。用户可以通过在线客服、FAQ页面或者论坛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同时,GMGN网站也定期更新使用教程和案例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平台。 ##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GMGN.AI也在持续进行创新和优化。未来,GMGN.AI计划扩展更多的功能模块,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入到各个行业,GMGN.AI希望能够成为引领这一潮流的重要力量。 # 结论 总的来说,GMGN.AI作为一款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为用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在官方网站和GMM交易平台官网的支持下,用户可以充分利用GMGN.AI的各项功能,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用户了解和使用GMGN.AI,实现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