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湖南省民协【大美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活动采编组,带你走进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
【湖南日报】2014年10月27日第六版报道
本报记者 文热心 曹辉
10月下旬,记者来到湘潭、湘乡、双峰、衡山交界的石鼓镇,与老伞匠赵文超聊伞。
这个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工艺传人满肚子“伞经”,也凭着一把油纸伞联通世界。
“毛爹出门也带油纸伞哩”
伞,平日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遮雨挡阳工具,然而在赵文超口里,却讲出了它的文化。
赵文超说,中国肯定是先有伞才有文字。你看,就是繁体“伞”字,与实物伞好相像。如果不是看了样子,如何弄得出这个“伞”字来?
民间历来对伞很看重。衣食住行,伞事关安全出行。谚语说,“出门不带伞——欺天”,“出门不带伞,真是好大胆”,“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南方人,特别是我们湖南人出几天门,谁敢不带伞啊?说着,他指着墙上的《毛主席去安源》那幅油画说:“你看,毛爹出门也带把油纸伞哩!”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