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民间艺术博物馆荟萃精华

2005年12月19日7时28分 潇湘晨报

★剪纸是民间艺术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省民间艺术迎来两件喜事:湖南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昨日开幕;湖南民间艺术博物馆昨日举行隆重的奠基剪彩仪式。同时,“湖南十大艺术门类杰出传承人”昨天也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领奖。我省保护和发掘民族民间文化将藉此开创一个全新局面。

  高峰论坛强调“拳头意识”

  一个旨在唤起全社会来关注、保护和发掘湖南民族民间文化、探索民族民间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并有机结合的新模式,进而带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盛会——湖南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昨天在星城湘绣城开幕。副省长许云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白庚胜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由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等联合评选出的“湖南十大艺术门类杰出传承人”也纷纷上台领奖。湘绣大师苏获、菊花石雕艺人曹明珠、土家织锦艺人叶水云、纸扎艺人聂方俊、棕编大师王文定等获得殊荣。

  在高峰论坛上,白庚胜、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梁任生等专家纷纷就“如何整合湖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主题展开演讲。专家提出,湖南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人才,但民间文化却没有形成气候,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文化产业企业大多散落民间,没有形成拳头;以单兵作战为主,没有形成强势的品牌和强大的市场冲击力。因而,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拳头意识”,将湖南的诸多民间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以“湘绣城”为中心的湖南民间文化产业集群。白庚胜在演讲中表示:“对民间文化,我们应该在挖掘中抢救,在保护中生产,在生产中传承。生产才是最好的抢救和保护。”梁任生也认为:“产业化是民间工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黎勇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将星沙打造成以湘绣为龙头、聚集湖南十大艺术门类产业的‘湖南文化产业之都’。”

  博物馆海纳民间艺术形态

  随着震天的鞭炮声响起,湖南民间艺术博物馆昨天也在湘绣城内举行隆重的奠基剪彩仪式,星沙由此向文化产业之都迈出了一大步。湘绣城总经理曾应明透露:“博物馆占地8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4栋4层圆形建筑及1栋主体建筑构成。其中,4栋圆形建筑为中国四大名绣展示中心,它们将分列主体的四角并紧承主体建筑,寓意中国四大名绣簇拥着湖南民族工艺美术产业这一核心发展。”博物馆的主馆内将以展示土家织锦、浏阳菊花石等十大民间艺术品种为主,同时海纳全国各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博物馆预计在1年以后建成。届时,它将成为湖南民族文化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表演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湖南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湘绣、滩头年画、江永女书、目连戏、各民族山歌等,它们中很多目前都存在“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问题。湖南民间艺术博物馆建成后,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艺术形态将有望通过这一平台被广泛推广出去,并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名片之一。而湘绣城也有望在5年内成为湖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基地。

本报记者 陈 琳 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