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开启西部文创新模式【664期】

“文创+”开启西部文创新模式

学习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和西部文创中心的启示

        长沙、成都同样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样历经千年城名不变、城址不改,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成都文化创意产业成长迅速。这次参加高级研修班,通过对成都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以期对长沙高质量发展文创产业有所裨益。

成都鸟瞰图(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一、成都概况

         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市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辖20个区(市)县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户籍人口1476万人,常住人口1633万人。2018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万亿元,增长8%,位列全国第8。

        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熊猫文化、美食文化合称为天府文化,现代表达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

成都拥有厚重的文化资源,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40处4A级以上景区,拥有川剧、蜀绣等2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成都文创基本情况

         成都坚持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谋划和推进世界文创名城建设,提升文创经济的规模总实力、行业引领力、创新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功能。

        2018年,成都实现新开工文创项目74个,新增文创园区面积282.88万平方米、文创街区57条、文创小镇16个、文创空间769个。2019年上半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734亿元,文创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占GDP比重为7.4%。

三、成都发展文创产业的主要做法

         围绕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和“西部文创中心”目标,成都坚持文创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路,构建跨界融合、共生共荣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一)着力涵养天府文化

        成都创办天府文化研究院,打造高端智库。天府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川剧演员虞佳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都大学生合唱团喜获第10届世界和平合唱节金奖。

 (二)着力厚植文化传承

         成都传承发展天府故事和民风民俗,促进天府文物资源向文创产品转变、非遗资源向非遗产品转变。

 (三)不断深化对外交流

         成都持续举办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金犊奖暨天府文化青年创意设计奖、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成都创意设计周等重大文创节会活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刚刚落下帷幕,持续六天的非遗狂欢,共吸引了570余万人次现场参与活动,线上覆盖人群达1.9亿人次,500余家参展单位现场销售5000余万元,签约金额超1亿元。成都创意设计周是成都市政府主办的重大文创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金熊猫天府创意设计奖、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iF成都创意设计论坛等,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5届。

 (四)顶层设计着眼长远

        坚持高位谋划。近年来,成都出台《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决定到2022年,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和平台,建成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约12%。

        出台《关于大力推动文化商贸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以文化为灵魂、以商贸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以体育为推手,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骨干企业30家,“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1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

        制定《关于弘扬中华文明 发展天府文化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 凝练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天府文化的核心内涵。其中“创新创造”是成都革故鼎新、善谋图强、开物成务的文化基因,“优雅时尚”是成都热爱生活、崇尚美好、形神兼备的品质追求,“乐观包容”是成都达观向上、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生活智慧,“友善公益”是成都天人合一、友爱善良、兼济天下的高尚力量。

         该市还制定《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要建设世界文创名城,要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坚持整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系统部署与分类推进相结合,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扎实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五)加强金融支持

        成都成功组建规模100亿元的西南首支文创产业投资基金,并成立成都银行文创支行和债权融资风险担保资金池。

        目前 ,该市产业集聚引领发展明显,全市有66个产业功能区、10个文创产业功能区。 今年以来,创产业功能区新入驻企业达768家,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50.85亿元。

四、下一步措施

 (一)增强天府文化传播力度

         积极传播天府文化、城市个性魅力和独特符号,着力塑造城市的国际识别度。持续做强国际非遗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国际品牌和文创产业交流平台,推出一批天府文化精品和门户作品,提升“生活美学地图”影响力,创新天府文化故事化、场景化表达,向全球宣传好天府文化与城市个性魅力。

(二)推进产业链生态圈升级

          制定文创产业功能区精准扶持政策,推动规划、国土、人才聚集、专项资金扶持向产业功能区倾斜。提升主导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人才链等要素向文创产业功能区集中。以文创产业为核心,注重产业细分领域和产业人群生活需求,继续完善功能区建设的运营管理体系,加快推动与5G、人工智能等相关联的文创项目和企业落地。

(三)推进文创空间载体建设

         大力推动重点项目招引和培育,组建专业化招引和产业服务团队,高质量抓好重点招引、培育目标工作。加快打造东华门遗址、宝墩遗址世界级文旅IP项目,加快推进天府文创城、熊猫星球、东部新城、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园等项目。落实好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金沙演艺综合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加快推进自然博物馆、金融城文化中心项目土建施工。

(四)提升音乐影视产业能级

         依托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优化影视产业空间布局,持续推进成都影视硅谷、注艺影视文创产业基地、中国电影小镇等影视载体项目建设。举办好第25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金芙蓉”音乐比赛和第三届成都国际音乐(演艺)设施设备博览会等音乐品牌节会,提升音乐园区、特色音乐小镇、街头艺术表演等品牌影响力。

(五)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消费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康养等深度有机融合。探索文化体验和赛事、演艺、会展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丰富文旅消费供给,打造文商旅体融合“现象级”IP,孵化推出一批“网红”文旅体验产品。推动天府锦城、熊猫星球、成都融创文旅城等一批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尽快建成,发挥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

         到2020年,城市精神有力凝聚,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充分彰显,“三城三都”品牌的行业价值凸显,文创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达10%,年度入境游客达420万人,国际品牌赛事达24个,国际化音乐活动达30个,国际认证的会议展览达33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美食消费占比超13%,天府文化成为城市国际传播名片,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到2035年,城市精神不断升华,天府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文化商务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建成天府锦城、天府奥体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一批支撑性功能性重大项目,文创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超过18%,年度入境游客突破1000万人、国际品牌赛事达38个、国际化音乐活动达60个、国际认证的会议展览达8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美食消费占比超15%,“三城三都”闻名于世,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大美文化形态生动呈现,建成新兴的世界文化名城。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典范工程,建设一批世界水平城市文化地标,造就一批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品牌和产品,建成国际重要的文创中心,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天府文化享誉全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成都篇章,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践行的集体人格,成为彰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国际识别度美誉度的文化旗帜,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湖南湘绣城集团副总经理曾伟清在成都考察学习,并在西南财经大学校门前留影

供稿:曾伟清

编辑:湘绣城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