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与民间艺术一起走向大众——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明

U3875P843DT20140212101407

2014年02月12日10: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英

  活灵活现的棕编十二生肖、吉祥喜庆的剪纸作品、古朴韵致的中堂挂扇……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为马年春节营造出一股浓厚的节日气氛。年初,湖南首届民间文艺奖在长沙颁奖,众多民间艺术精粹集体亮相,人们在惊艳的同时,不禁对湖南斑斓的民间艺术如何生存和发展进行思索。日前,笔者走访了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明,听他聊当下湖南的民间艺术。

如今,刺绣早已不是什么绝活,但是在又薄又小的鸡蛋壳上刺绣却还是让人禁不住叫绝。这就是今年首届湖南民间文艺奖的获奖作品之一——“蛋绣”。在厚度只有0.3毫米的蛋壳上创作极具湘西民俗味的刺绣,其难度可想而知,加上极好的观赏性,蛋绣很快便成为了工艺美术界的新宠。原本只要1元钱的一个鸡蛋,摇身一变就有了上千元的身价。曾应明说,蛋绣是传统刺绣工艺的突破,它比湘绣更具立体感,更有欣赏性,是湖南民间工艺界新品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许多民间工艺新品不断涌现,蛋绣只是其中之一。在此次获奖的作品中,除了蛋绣、草编、折纸等新品,也有在传统技艺上获得突破的新作。例如由绣坛新锐曾理创作的湘绣《新潇湘八景》,采取双面绣制手法,结合书、画、印、绣四大艺术元素,绣出潇湘八景,作品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还有,由长沙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辑的民间工艺进校园画册,其作者全都是16岁以下的青少年,这预示了湖南民间文艺发展的未来。

曾应明说,近年来,湖南民间文艺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涌现了一大批新作新人,这和我们的民间工艺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是分不开的。在湖南首届民间文艺奖中我们设立了新人新作奖,目的是要对新的产业形式、新的作品、新人进行鼓励。

湖南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资源的数量和创造成就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有一批在全国知名的民间文艺理论家,如张劲松、龙海青等;有一批全国闻名的民间工艺代表,如浏阳烟花、菊花石雕、沙坪湘绣、醴陵陶瓷等;还有一批地方戏曲,如木偶皮影、长沙弹词、常德丝弦等。“民间文艺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光自我欣赏不行,得让其回到民间、回到生活。就是说要大力普及。”到底如何普及?曾应明认为关键是要“艺变成业”,也就是形成民间文艺产业。民间文艺只有形成了产业,才能在产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譬如湘绣、陶塑等就形成了产业,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要走“精致化”的道路。“无论是保护、传承和发展,走产业化道路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自2000年担任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以来,曾应明便一直关注和致力于推动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精心编写并出版了收有80多个民间故事的集子,将这些故事通过湘绣画面创作出来,再由湘绣产业传播出去,成为民间文艺产业化的一个经典范例。

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推动民间文艺产业化发展,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做了大量工作:率先在全国提出民间文化产业的概念,并首次组织了全国性的民间文化产业高峰论坛;2003年,创办了湘绣城,成为全国较早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先后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首家非遗保护基地,全国工艺美术十大企业。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湘绣艺术节、湖南工艺美术博览会。随着民间文艺发展壮大,现在也涌现了一批民间文艺企业家,他们将原来被遗忘在角落的民间艺术发展成为庞大的产业,比如湘绣、织锦等手工艺。这些都是推动民间文艺发展的大军。“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打造一个民间文化产业基地,其中包括一个陶瓷产业园。”曾应明说,找到市场是民间文艺发展的重要方向。

民间文艺家协会素有“小文联”之称,涵盖门类丰富,涉及的艺术种类有数十项。目前,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拥有会员1200多名。其中生活在田间乡野的老手艺人占会员人数的绝大部分。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30余年来组织、引导行业发展,推动了民间文艺的繁荣。2012年,湖南举办了首次民间文艺成果展,光是介绍本土民间文艺的图书就出版了200多册。

2006年和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湖南76项民间文艺项目列入其中,各级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得到加强。相应的非遗四级保护体系建立后,列入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民间工艺日益丰富。“对于那些未被列入保护名录的民间工艺和老艺人,我们每年要组织座谈、专访,对其技艺理论进行系统整理。”这些都对民间文艺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全省共有13个市州成立了自己的民间文艺家协会,较好地推动了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曾应明说。

谈到今后协会工作的开展,曾应明表示,目前民间文艺的社会价值并没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宣传推广方面还有待加强。协会今后要通过组建平台,加强民间文艺的交换和交流,让更多的民间艺术走向大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