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大美乡愁】活动动态(32)“宝镜”不是镜 是村更是屋

0

编者按

湖南省民协【大美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采编组将带你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镜村古居民群。

【湖南日报】2014年7月30日 第14版报道

“宝镜”不是镜,是一个村子,位于湘桂边界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圩镇境内。

“宝镜村的屋”,曾入湘桂边界民谣,说明它在这一带的名气。

宝镜的屋实在精致!这是记者6月中旬寻访时的感慨。这个古建筑群坐东朝西,徽式风格,占地80余亩,房屋108间。

640

1、走马吊楼

人还远在千米外的路上,看到建筑群中那幢“走马吊楼”,造型有如军舰。桂湘边界拔地而起的山包群、绿得生烟的生态,它看上去有如航行在翻滚的绿浪中。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当年这里的景致更好看:走马吊楼下那丘禾苗茂密的水田,当年是崇水一个回水湾,湾水澄澈,平静如镜。360多年前,道县人何应棋从老家赶着一群鸭子沿沱江而上,来到“宝镜”之前,为这里的“好风水”而心动,在这里停下、定居,将村名改成“宝镜”。

何家后代家智在京中了进士、头戴官顶,衣锦还乡。经武汉,渡长江,夜晚见江里轮船如楼、灯火通明,觉得十分好看,回到宝镜后便建造了这幢船形吊楼。还在八字门楼前筑了一个半圆形石板台阶,也就是上下“轮船”的码头和上马石。

走马吊楼房长80米,深10米,上下两层。楼上住长工,楼下养骏马。

可以猜想,到了夜晚,走马吊楼上层挂着红灯笼,灯光射照青山、房屋,倒映在“宝镜”里,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640 (1)

2、八字门楼

进入宝镜古建筑群,首先要经过一个八字门楼。

在明朝,建八字门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么官至三品以上,要么功勋卓著,要么皇帝恩准。清朝虽没有明确规定,但财不高,势不大,也不敢突破传统。何家自搬入宝境后贵了阔了,八字门前那块条石就是明证。石称“马到止(址)”,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宝镜古建筑群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同治三年,何家第6代育粟成了贡生,即在京城国子监读书的秀才,何家和宝镜由此进入上流社会。何育粟的儿子步廷、步月更上层楼,先后中了进士,做了朝廷要员,宝镜也就兴旺起来。何家大兴土木,把村内房屋建设得鳞次栉比,重楼叠室,逐渐形成“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的庄园式格局。它自北往南依次分布着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五个部分,八字门楼为总入口。

在记者眼里,这门楼虽有摆阔的因素,更有着审美、寓意、实用方面的意义。

640 (2)

3、九井十八厅

与一般古建筑群相比,宝镜有许多独特之处,许多建筑元素既美丽又实用,体现主人对精致的追求。譬如说“九井十八厅”。这个结构就在宝镜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新屋里。

新屋的堂屋由下、中、上三部分构成,进深达50米,一厅高于一厅,每厅均有天井,号称“三进大堂屋”,从上堂屋左右侧门可通往两边的小堂屋。小堂屋向大堂屋开门,与两旁厢房构成长房,前面各有天井三个,井旁各设厅屋。如此,新屋里共有九井十八厅。

还譬如说,一般古民居只有一个书房,而这里却有两个书房。进入八字门楼,其左侧是武书房,右侧是文书房。

640 (3)

 

4、处处雕花

雕花本是古民居基本元素,然而一般也就在门窗上做文章,而宝镜村的雕花可谓无处不在。

虽然,雕花对象也就是木、石,雕技也就是圆雕、浮雕及镂空雕等,雕的内容也还是梅兰松菊、鹊麒龙凤等,然而其鲜明特色却是雕花“无处不在”。目光到达之处,雕花必是一景,就一个小拐弯处也会用雕花装饰起来。

在主人的卧室里,牙床精雕细刻自不用说,最养眼的却是其侧旁镂空花窗上的一个木架,用时可挂放主人衣物,不用时可收回,即为雕花窗阁,既美观又实用。

就是天井里的垫脚石,也雕成了元宝状,三横三竖的摆设,寓意着“步步高升,财宝堆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