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擎起工艺湘军的旗帜


通讯员 文舜
2009年,湖南湘绣城刺绣研究所正式成立后,湘绣画师王进斌、刺绣工艺大师李静、青年设计师常杏芝,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发出湘绣系列产品双面绣《潇湘八景》已于2012年8月成功申请国家专利。这是湘绣城有志“擎起工艺湘军的旗帜”又一成果。
湖南有着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而将这些资源通过产业化的节点转化为经济财富,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需要擎旗人。星沙湘绣城人正在擎起这面旗帜。
湘绣城,深水试航中成旗舰
湘绣城有擎旗的本钱。他们告别民族工艺美术生产中“散兵游勇”方式,突破传统,“集团作战”,走创新之路。
正因为如此,湘绣城在短短的20年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厂,一跃成为行业的“旗舰”。
它从一个单一的湘绣品生产企业,引进、组合和发展成为拥有服装、家纺、电脑绣花、印花、珠绣、制线、纽扣、拉链等21家企业组成的湘绣产业集群,还逐步引进银饰、瓷艺、雕刻等其他门类的企业,形成了六大工艺美术产业,成为一个集生产、研究、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工艺文化产业基地。它的装饰品以湘绣特色产品为主,专业而精良;日用品达100多个产品,300多个类别。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销售网络覆盖韩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及港澳台地区。
创新,用料创新,生产手段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使它不仅成为中国湘绣行业当之无愧的“旗舰”,也成为一个多位一体的综合型刺绣生产基地,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基地,被曾任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党组书记白庚胜誉为“民间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
品牌魅力,带来工艺湘军大聚集
湘绣城的崛起,让处于尴尬境地的湖南工艺美术产业界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从前几年开始,湖南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界的一批有识之士大胆提出“整合资源、集约生产、联手销售、规模经营”的全新振兴民族文化产业的新思路,“企业集群”在民族文化产业中开始了它的新生命之旅。
2007年,湖南工艺美术协会联合全省湘绣、银饰、陶瓷、浏阳菊花石雕、湘西土家织锦等14家工艺美术企业,在星沙创建湖南工艺美术产业基地。让星沙湘绣城已与湖南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合兵”一处,通过产业的链条外延聚集到一起,分工协作,优劣互补。
在这个工艺美术基地的规划蓝图上,将分步骤的实施:第一期工程进行金、银制品加工企业、湘绣生产企业、珍珠加工企业、工艺服饰生产企业、工艺画制作企业的生产用房和“物流中心”及部分生活用房的建设;第二期工程建设艺术瓷生产企业、工艺家具生产企业、石雕企业、综合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用房和“工艺美术产品营销中心”、“工艺品制作演示中心”及部分生活用房的建设;第三期工程完成“湖南工艺美术国际展示中心”、“工艺美术产品检测中心”、“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中心”、“工艺美术职业培训中心”及部分生活用房的建设。
“湖南手工艺产业一次新时期的革命”
这种聚集模式可以在巩固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发挥湘绣现有市场优势,开发工艺美术产品,实施产品捆绑连锁经营与特许加盟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因而被有关权威人士誉为:“湖南工艺美术基地的建立,将标志着湖南手工艺产业一次新时期的革命,再次迎来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湘绣城在擎旗中,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2005年12月8日,他们举办了“湖南首届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06年,承办了首届湖南工艺美术博览会,22个省、56家工艺美术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全省14家湘绣企业在湖南湘绣城首次走向大联合;2008年,举办了首届湖南湘绣服装艺术节,全国200多家企业到会参展;2009年,承办了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湖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2010年3月,全国非物质文化产业保护示范基地——“金霞湘绣园”在这里奠基;2010年,他们承办了首届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届湖南工艺美术品博览会。他们的作品不断获奖,2010年4月,王进斌创作设计绘画、刺绣研究所刺绣的作品《和谐盛世》还入展上海世博会联合国精品馆;2011年,董事长曾应明作词、殷景阳作曲的《百年守望》在全国首届“中国绣”湘绣征歌大赛中获奖。2010年,湘绣城被评选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十强企业”。

来源:湖南日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